提琴的上弦枕,在裝配裡面因為體積小,加上四條絃放在上面,
往往是會被忽略的重要細節。
一個好的上弦枕,影響著音樂家拉琴的舒適度,還能減少斷絃的機率。
太高的弦枕,手指勢必因為施力較大,造成按絃速度降低;
太低的話,又會因為琴絃與指板間的距離太近而產生雜音。
今天的案例是弦枕太高又常斷絃的問題,如圖

上絃枕的四條溝因為一開始的製作不夠精良,除了有稜角、打磨不足,
還有四條溝間距不等的問題(在換絃,拉雙音時手感需要跟著變動)
加上長時間的使用已讓絃陷進溝裡,在來回的調音中便容易斷絃。

因為剛好弦枕太高,在與客人討論過後,我們決定不要重新製作一個新的,
直接用銼刀將弦枕修低。

銼刀修低後用砂紙打磨平整,用圓規標出等距位置,再用小銼刀導出滑順的弦枕溝,
最後沾點油用2000#砂紙做收尾。

沒有稜角,平均的絃距,看起來舒服多了。

側面導邊,增加舒適度。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把中提琴因為不小心撞到桌角,側板破了一個大洞,
還好在義大利的工作室裡,修過很多類似狀況的提琴,
讓我有信心用最傳統,最堅固的方式,
讓這琴恢復到他最佳的狀態。


提琴剛送來的狀態。

乾淨俐落的把面板拆開。
裡面貼著一位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製琴師的標籤。

破損的地方經過一些專業處理,黏起。

重要的補丁絕對不可少!!
側板因為受損很脆弱,木丁能使側板變得更加堅固,不會因為天氣而脫膠,或輕輕的撞擊而導致再一次的出現裂縫。
木丁的大小與厚度非常重要,太厚太大塊會影響聲音,太薄又沒有達到加強側板牢固的效果。

黏完後的樣子。
再來就剩下補漆嘍!

補完漆後的樣子,顏色非常一致,需要仔細看才會看出有修補過。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家一定都遇過弦栓的角度難調得崩潰!
尤其是小提琴跟中提琴,如果弦栓的角度不對,
調起音來,手感覺都要扭到了! 




那怎樣的弦栓角度才是最舒服的呢??
如圖

看到這樣的弦栓是不是有一種舒爽的感覺呢?
除了在調音的過程比較順手以外,
另一方面就是,
在抖音的時候才不會去撞到E弦的弦栓
如圖


那如何自己把弦栓的角度調成完美狀態呢?
答案非常的簡單,裝弦的時候,弦放進弦栓孔多一點跟少一點就能改變弦栓的角度,
試著去想像弦栓要再多轉多少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角度,
經過幾次的經驗,就能靠自己讓調音變得易如反掌!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提琴的指板會下陷?
最主要原因就是氣候濕度的變化!!!!
木頭是活的,當空氣中的水分子高的時候,木頭會膨脹,
相對的水分子低的時候,木頭就會收縮!
大家想像一下,把木頭泡在水裡會發生什麼事?
是不是會變軟變形呢?? 我們這就來做個實驗!
把一塊楓木薄片放入水中20min就好!

短短的20分鐘,木片已經從平的變成有點彎曲了!!!!
接下來我們再更狠心的把它放入台灣之光電鍋裡,加熱30min...

用手輕輕一坳!!!!!! 
是不是很驚人!!??
所以阿! 回歸正題,為何指板會下陷?
提琴的琴頸也是木頭做的,
相較於歐洲,台灣可怕的氣候又濕又熱就使提琴更容易變形,
變軟的琴頸加上弦的拉力,想當然它就會下陷嘍!

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背板因為潮濕而膨脹變形,導致琴頸向前傾!(不過這個大提琴比較常發生)
如何自己測量指板有沒有下陷?

就像圖片這樣,拿一把至少30公分的尺跟一把短尺,短尺放在琴橋的位子上

長尺記得放在指板正中央最高處(這一點很重要,不然誤差很大)
提琴指板高度的標準尺寸
小提琴4/4 26.5mm
3/4 25 mm
中提琴4/4(16~16.5吋) 30~32mm
4/4(15~15.5吋) 30 mm
3/4(14~14.5吋) 30 mm
大提琴4/4 78~81mm
3/4 74 mm
如果量出來低於該有的尺寸,就是指板下陷嘍!!
提琴指板下陷的維修,待下回介紹給大家!!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熱的夏天,提琴放在琴盒裡,難免會有沾黏的問題出現,
這把琴連琴盒的毛都黏起來了

琴的側板跟背板都長毛了..

首先,我們要慢慢把毛兒挑起~~
粗糙的表面,利用酒精漆一層層的補上去..

還是有點痕跡,沒關係!! 慢慢來~~

就這樣一層一層補上去,痕跡就會漸漸消失!
最後來個拋光!!
讓一切回到完美狀態,改頭換面後看起來舒服多了吧!

BLING~~BLING~~~了吧!!! 


來個前後比較吧!!!


小小叮嚀:
琴沒事還是要請出來吹吹風,吹吹冷氣..
必須把他們當公主王子養著~
不然他們鬧起脾氣...荷包可就要大失血囉!!!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上一支Collin-Mezin後,再po出這支大賽銅牌得獎作者作品,有著非常精良的製作技藝。歡迎預約試琴
0937636022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7年Collin-Mezin小提琴,標籤題有1927年製作落款,及Collin-Mezin親手簽名款,背板內f孔下方,也簽有Collin-Mezin草書款。
琴身雖有不少使用痕跡,但無任何破損,音色及音量皆在水準之上。Collin-Mezin現仍有相當數量的小提琴於市場留通,但品質優劣差距甚大。這支Collin-Mezin製作水準極佳,相信在1927年也是Collin店鋪中的高價品。
喜歡老樂器,又希望不要花太高代價的朋友,這把樂器絕對值得參考。
歡迎預約試琴!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0年代法國J. T. Lamy小提琴。
音色甜美,演奏手感極佳。
附Rampal開立證書
歡迎預約試琴
0937636022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把重傷的大提琴,側板受到嚴重撞擊,造成了大坑洞。
在Alberto Giordano大師工作室工作時,經常要處理這樣的琴。

來張側拍圖,有沒有更清楚呢?

發生這樣狀況先別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處理如此重症,首先要把琴開腸破肚,
然後利用夾具將裂縫黏合,經過重重處理,原來嚴重的破裂縫隙,已經消失無蹤,就只剩下痕跡了!

接下來就要處理內側補丁,缺少這個步驟,修補的地方會很容易因為天氣變化、受潮、碰撞...等各種因素造成脫膠。

來個修復前後比較。

最後再補個漆,就能船過水無痕樓!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琴的邊邊角角難免碰撞磨損,但像這把大提琴一整個邊都不見了,而且已經觸及鑲線,琴傷成這樣確實非常不樂觀。
若不及時處理,任何再次碰撞都可能造成面板破裂

如何著手修復呢?
首先要"千挑萬選"找一塊最接近原琴木紋的木頭,相信我,天底下絕對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木頭,
所以有時候光是找木頭就要花上好長時間。

接下來要想方設法將木頭的角度、長度修到分毫不差、天衣無縫才能將它黏上!

最後! 要忠於製琴師的風格,把外緣線條修好修順,讓它回復到最原始的樣貌

如此借屍還魂的手法,還需最後補漆才能算大功告成!
張庭瑋提琴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